「我們真的有讓孩子覺得被陪伴嗎?」
-
那天在捷運出站口,看到了備感憂愁的畫面
貌似四歲左右的女孩,微拉著婦人的衣角,落寞的看著她,婦人始終沒有望一眼女孩,眼睛直盯著手機,面無表情,站了有五分鐘左右
「是找不到路在看Google Map嗎?」當我準備向前詢問,是否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時,我瞥見了婦人的手機螢幕 ─ 遊戲,她正在打遊戲,畫面看起來戰鬥正白熱化。
「媽媽,陪我」原來是媽媽阿,女孩拉了拉媽媽的衣角,始終望著,媽媽煩躁的嚷了句:「我不是一直在妳旁邊嗎?」
女孩黯然而沉默,拉著衣角的手抓得更緊了,眼神還是停在媽媽的臉上,可惜媽媽的目光始終留給了手機。
-
「老師我跟妳說,我爸爸超愛看手機,我超想把臉黏在手機上」某次上課,我們討論著爸媽喜歡的東西,幼兒班的孩子這樣說著,搭配了一個誇張生動的模仿動作,其他孩子因為他誇張的動作跟著笑了,但我知道,孩子沒說的下一句是:「這樣爸爸就能多看我一點了」。
|
.
孩子需要陪伴,可這陪伴是重質而不見得重量,陪在孩子身邊的我們,心也有同時感受著孩子嗎?坐在我們身旁的孩子,此刻的安穩感,是因為感受到我們「人在這裡」,還是因為我們與孩子在此刻「眼中只有彼此」呢?
如同溝通技巧所提,與人交談時,透過眼神友善專注的對望,能讓人覺得被尊重,被認真相待,「自己是重要的」這樣的念頭將穩穩停在孩子心裡,自我肯定和安全感,透過每次互動時這樣小小的動作,便能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呢。
.
|
#小羊小發現
#小羊老師TML